
中国农村年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形成农村电商生态圈
【中国农村年网络零售额达2.5万亿元】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:去年,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2.5万亿元,较10年前增长近13倍。这些农产品,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直播间里卖出去的。直播成了新农活、手机成了新农机、流量变成销售量,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由此加速。
农村电商“直播热”,不仅带动产值的提升、产业的升级,更带来了农人面貌的焕然一新。当农民在田间地头和直播间里切换角色的时候,农民也成了数字经济的参与者。这为中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助力。
千里买卖一线单,手快有、手慢无,大家抓紧去拍!”6月12日下午4点,坐拥200多万粉丝的“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市分公司”抖音账号开播,主播“阿庆”介绍的“麻椒鸡胸”刚一上架就“秒空”。直播间评论区里,滚动着几百条要求补货的留言。
“示范区的直播团队到了我们村,走进田间进行直播,不仅卖完了所有土豆,还协助我们的农产品走进不少单位的食堂。”李海瑞回忆,从那时起,他便萌生了通过直播帮农民卖货的想法。后来,他在黄合少镇格此老村驻村时,通过直播将当地滞销的南瓜和胡萝卜“清仓”。半年前,来到曙光村后,他又开始直播推介当地新鲜蔬菜和特色农副产品,实现了农民增收。
又到了青脆李上市的季节,唐俊的手机上收到了农民老曹发来的短信:“小唐,今年你一定要来看看我家的李子哟!今年能卖多少,全靠你喽!”唐俊是重庆市梁平区的一名农业主播。打从2015年大学毕业起,他就回到家乡的田间地头,开启了直播生涯。多年走乡串户,他和农民们早已打成一片。
“在买家和卖家之间,有很多市场主体和环节,买家鼠标一点,产、销、物流等各方资源就要调动起来,这很考验我们盘活资源的能力。比如,有些农产品保鲜时效长,适合电商销售,有些保鲜时效弱,并不适合直播间。这时候就要进行筛选。还有的农产品,一斤一斤卖要赔钱,批量销售才有利润,这时就要整合一批供货厂家,抱团上线……”谈起直播里的门道,唐俊如数家珍。
在梁平区的果园、菜园里,活跃着不少像唐俊这样的主播。近年来,依托本地天然农产品优势,梁平区建成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电商直播基地和天华电商直播基地,入驻网络达人、企业近30家,在虎城、袁驿、福禄等乡镇建成镇级电商孵化中心8个,整合人才培训、集中办公网货聚集等功能。“凭借直播助农模式,梁平区将生产、包装、销售、培训、物流等产业要素聚合在一起,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、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。”梁平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“以这个产品库为基础,直播团队为涉农企业提供全流程、托管式电商运营服务,通过‘选优品、育精品、炼爆品’,形成覆盖全市的全链条产品引入和服务体系,成功打造了小粉皮、花生、土鸡蛋、山楂制品、酱牛肉等单月销售额超50万元的“爆款”产品,仅2023年就实现万单销量以上产品25个。”张玉庆介绍,目前,该团队合作的商家、合作社,几乎覆盖了新乡市所有地理标志产品以及老字号产品。长垣卫材、原阳大米、延津面食、太行山珍……一个个本土品牌因为有了直播带货正加速走出本地,走向全国乃至世界。
为什么中国多地农村都在探索直播助农?专家表示,“直播”这种看似简单的销售形式,实际上助力解决了困扰乡村产业多年的“产供销不畅”难题,促进电商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全方位、全链条深度融合,构建起了协同、创新、高效的农村电商生态圈。这是直播助农激活乡村产业活力背后的“秘密”。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,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,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。前不久,商务部、国家网信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用5年时间,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“领跑县”、1000家左右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、1000个左右县域直播电商基地、10000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。这给直播助农带来了巨大机遇,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“发展农村电商,不等于把农产品‘搬’到网上,更重要的是赋能产业升级,带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,提升产业附加值。”梁平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梁平区将推动各个直播团队抱团发展,全方位完善物流体系,实现快递包裹的高效集散和配送。与此同时,立体化打造产业链条、数字化营销产品,加强产地品牌培育和公共品牌塑造,实现以产助销、以销促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。
作为一名乡村干部,李海瑞每天都在学习最新的电商直播技能,并对本地农产品的种植历史、营养情况等进行深度了解。除了“直播助农”,李海瑞还创作了一系列短视频,助力推介本地的米面粮油等农副产品。“因为村干部的卖力推介,我们月销售额首次突破了16万元。”落户在曙光村的内蒙古正北方云仓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宇说,销售数字的稳定增长,让他在本地稳稳扎下了根。
在李海瑞等主播的努力下,越来越多赛罕区的农副产品搭上“直播电商快车”,销售到全国各地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择优选拔一批有直播经验、有助农情怀、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党员干部,持续育强‘红色主播’队伍。探索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。”赛罕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石磊表示。(本报记者 方敏 张枨 常碧罗 卢泽华)
输入店铺信息,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,请放心填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