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别逼自己扮“大厂”了真的会出事
有没有一种可能,这个时代不缺“大厂梦想”,缺的是“中厂活法”——专注、务实、自我造血。
4月,京东突然加码外卖业务,美团和阿里激烈回应,最原始的价格肉搏战开打了。消费者从质疑,到理解,到羊毛薅惯……打到7月初,0元购、免单,这种逆天补贴都出来了。
2,三家大厂在外卖领域的总投资额就会达到250亿元。一时间财报承压,资本市场风声鹤唳。美团股价在7月7日盘中跌超过4%,触及了近一年低位;京东、阿里股价亦同步走弱,均创阶段新低。拖累到大盘也被戏称为“恒生外卖指数”。
“我们把客户和用户当流量当数据,我们谈的是怎样运营数据,怎样收割客户,我们的竞争消耗在内部361。”
“没人想加入一个烂的公司、没有未来的公司,没有人希望这公司全部在躺平、在睡大觉,没有激情、没有热情、没有梦想、没有荣耀的公司,相信真正是我的兄弟,不会希望京东变成这样。”
“划地盘、设门槛,各自为战协同难”、“向上哄好、向下唬住,加班彰显工作态度”、“上级沟通全靠下级传话,结果烂尾还说漂亮话”。
“百城万仓亿户”计划。结果,履约费用居高不下。2018-2020年,每日优鲜履约费用分别为12.39亿元、18.33亿元、15.77亿元,占公司当期总净收入的比重分别达34.94%、30.54%、25.72%。2021年6月,上市当天就遭遇破发。最终,2023年最终从纳斯达克惨淡退市。
5月,多家互联网公司发布第一季度业绩。在互联网整体增长大幅放缓的背景下,有一些中厂的成绩单还是挺不错的,比如说携程25Q1,增长16%,净利润43亿(持平),利润率31%。
2017年,王兴和梁建章就有一次争论。王兴在接受采访时说,在行业释放红利的下半场而非研发试错的上半场介入,可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;梁建章发文反驳,说深耕行业,自主创新的社会贡献更大,商业回报也更丰厚。现在看,两家公司也是按两条路线在走的。
OTA这条主线,在投资上也是围绕着主线来布局,比如投资过去哪儿、途牛等等同行;投资了华住、亚朵等酒店集团。它也做过金融科技,但业务基本是和OTA业务勾连的,没有像大厂一样玩儿的那么跨界,更像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第二曲线。
2015年,梁建章对携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内部调整,主要强调的点就是小团队创新。当时他把携程金字塔组织改为矩阵式管理模式,架构更加扁平化,把业务划分无线、酒店、旅游和机票等独立事业部门。
AI布局这块儿,中厂和大厂的选择也很值得借鉴。昆仑万维方汉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,叫做“大厂可以技术优先,但中厂要商业模式优先”。大厂的梦想是AGI,是大模型。中厂把自己的梦想定在了应用层,能挣钱才是王道。
2023年和2024年,收入同比增长了29.3%和23.9%,净利润同比增长233%和59.2%,AI修图功能功不可没。
AI优化内容生态,推出了AI搜索产品“AI直答”等等。总之,更多中厂想做的事,“借势”AI提效,通过AI增强现有业务。
OKR考核”“大厂文化”等大厂套件,这是搞死了最多初创公司的一条路。也别去做“伪创新”,去回归你的产品价值和客户真实需求。节奏也不是越快越好,长期主义也包括“节制”,融资来的钱,省着点儿花。
输入店铺信息,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,请放心填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