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射阳:电商助力跑出兴农“加速度”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。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,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,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。
射阳大米、洋马菊花、海河西葫芦、千秋酱油、射阳大闸蟹苗……这些广大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特优农产品,是我县农业一张张闪亮的名片。
截至目前,全县共有电商企业385家、网店3240个、电商从业人员4632人,今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0亿元,同比增长13.27%。
“欢迎新进直播间的朋友,现在镜头展示的是我们黄沙港本土的海毛虾,经过自家工厂烘干、烹饪、筛选,不含香精、色素、防腐剂,入口满是大海的鲜味……”走进黄沙港渔港创客中心,热情的带货声此起彼伏,各类直播达人正卖力吆喝,在线订单不断。顺着网络订单和冷链物流,当地鲜美的水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,广大渔民凭借“网络直播”有了生活新奔头。
这是我县电商直播遍地开花的一个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我县依托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,积极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,组织实施省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和“数商兴农”工程,大力发展农产品“生鲜电商+冷链宅配”“中央厨房+食材冷链配送”等新兴业态,升级改造包含直播带货区、人才培训区、企业孵化区等9大功能区域在内的5000平方米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,建成投用3000平方米跨境电商产业园,为全县电商企业提供品牌培育、就业指导、人才培训、通关申报等多元化服务支持,极大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转型,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。
物流作为电商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是农产品流通效率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。为此,我县积极整合农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点资源,新建2200平方米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,整合邮政、极兔入驻运营,推动邮政与“三通一达”等主流快递企业合作。依托镇区电商基地、邮政快递收寄点、村居便利超市等现有资源,建成75个镇村电商物流站点,实现快递包裹的集中仓储与统一分拣,形成“县级中心集散→镇级站中转→村级点终端”的“1+15+60”县镇村三级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,打通农村电商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近年来,我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聚焦粮油果蔬、海洋渔业、优质麦芽、乳品等重点产业,分重点、分步骤、分阶段对当地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,以农耕、海洋文化为特色,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“飨射阳鲜”,一批产品优、标准强、信誉好、产业带动作用明显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强势崛起。
截至目前,我县已有“射阳大米”“洋马菊花”“射阳大闸蟹苗”“海河西葫芦”等10多种国家和省级著名商标,其中“射阳大米”品牌总价值357.21亿元,“洋马菊花”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70%左右,“射阳大闸蟹苗”产量占全国70%以上。
县商务局局长路胜宏告诉记者:“下一步,我县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继续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,聚焦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、农村电商流通服务体系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4大板块建设,进一步畅通‘农产品进城、工业品下乡’流通渠道,借力元旦、春节、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,开展 ‘网上年货节’‘双品网购节’等直播带货活动,不断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,为乡村发展增添新动力。”
输入店铺信息,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,请放心填写